
10月24日,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的“2025年度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石金杯’施工工法、勘察设计和BIM技术大赛优秀成果交流会”在南京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AI领航技术创新·科技赋能交通发展”为主题,邀请了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原主任李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国家铁路局原党组成员钟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原局长李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经司原司长吴晓,交通运输部规划司原司长董学博,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原司长庞松,原总后军事交通运输部交通战备局局长黄伟业,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原副局长王太,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周体光等社会各界领导、行业知名专家齐聚现场,立足国家发展战略与行业发展导向,系统研判行业科技创新的现存挑战与未来机遇,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拓展新视野、贡献新理念、提供新思路。
作为大会承办单位之一,苏交科深度参与大会活动各环节。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何淼受邀出席并致欢迎辞,副总裁(规划设计)夏东参会并为获奖项目颁奖,交规院技术骨干发表专题演讲。同时,集团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与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在此次大会中一举揽获数十个项目奖项,充分彰显了在行业内的综合实力。
共谋交通新篇章

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何淼
开幕式上,何淼书记代表承办方致辞,向莅临现场的领导与嘉宾致以诚挚欢迎,并分享了苏交科在交通领域的实践成果与创新洞见。他指出,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需以自主技术为根基、以应用场景为牵引,重点锚定三大核心方向:一是筑牢 “自主可控” 感知根基,通过正向设计与自主开发,构建安全可靠的技术体系,如在崇启大桥项目中,依托自主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精准管理;二是激发“深度融合”变革驱动,推动专家经验与算法模型结合,将工程知识转化为预警与决策模型,助力行业从 “事后处置” 向 “事前预警” 转型;三是构建“智库引领”产业生态,打造行业顶尖智库型科技平台,促进政策研究、产业洞察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让创新成果切实服务百姓便捷出行。他强调,交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开放协同的生态,苏交科愿与行业同仁携手,在协会引领下推动数据流通、技术共享与人才共建,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共探技术新方向

集团交通规划设计院总工办主任李志涛
李志涛主任围绕《开拓新途-沪武高速公路太仓至常州段改扩建工程》作专题分享,详细介绍了该项目在勘察设计中的创新思路与实践成果。该项目作为沪武高速公路江苏段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衔接长三角核心区域与内陆地区的重要经济通道。项目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结构,有效缓解交通拥堵,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推进提供坚实的交通支撑。
共赏获奖新风采
大会同期举办的2025年度“石金杯”施工工法、勘察设计和BIM技术大赛评选结果正式发布。苏交科参与申报的项目多点开花,共揽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全面展现了集团在交通运输行业的综合创新能力。
特等奖:
沪宁沿江高铁常州至太仓段集融合、人文、绿色、创新、智慧设计理念应用与实践

该项目是苏交科首次参与设计的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项目,自2017年6月全面开展设计工作以来,集团充分发挥地方院特色及专业优势,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技术创新,致力于实现 “生态高铁”“人文高铁”“民生高铁”“智慧高铁” 的建设目标。项目地处苏南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稠密、建筑物密集,给勘察设计工作带来巨大挑战。项目组采用化整为零的策略,多队齐头并进,提前完成调查工作。同时,针对项目所在地河网密布、道路交错的复杂情况,项目组深耕细作、科学规划,成功解决沿线多处重大节点的跨越难题。
特等奖:
沪武高速公路太仓至常州段扩建工程

作为沪武高速公路江苏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起点苏沪界向西至董浜枢纽段与沈海高速公路(G15)共线,是沿长江城市群间的重要经济命脉,也是联系长三角核心区域与内陆地区的关键载体。同时,其作为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7-2035)中 “十五射六纵十横” 里 “横八” 的重要构成,与沪蓉高速公路、沪陕高速公路共同组成沿江通道内的快速出行道路。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国家和江苏省高速公路网,提升道路服务水平,缓解交通拥堵,优化路网结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助力,对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助力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特等奖:
全预制拼装桥梁在腾龙大道智慧快速路中的应用

腾龙大道智慧快速路是常州市快速路网的南北向干线,起于武进区,向北穿越钟楼区,终于新北区黄河西路,全长23.9公里,其中19.8公里为高架快速路,涵盖长虹西路枢纽、中吴大道枢纽、龙城大道枢纽以及跨越运河及铁路等重要节点。项目总投资106.92亿元,建安费82.02亿元。全线高架及互通桥梁规模达28712米,采用预制拼装工艺,墩柱、盖梁、上部结构均在工厂集中预制,运输至现场后进行吊装拼装。该工艺的应用不仅实现了质量提升、造价降低、工期缩短的预定目标,还极大缓解了城市道路快速化改造过程中交通组织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