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福建省勘察设计协会公布 2025年度福建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成果认定结果,厦门市政院成绩斐然,共有23项设计项目获得优秀成果认定,其中一等成果6项,二等成果7项,三等成果10项,专业类型包括市政建筑、园林景观、水系统专业,质量、数量创历史新高。
认定项目清单
获奖项目展示
厦门东坪山健康步道(东山水库-环岛路段)景观提升工程
项目位于厦门岛南部,起于东山水库,与林海线一期衔接,终于环岛路,全长约13.4公里,已成为市民游客青睐的休闲网红打卡地。
项目秉持 “生态优先、以人为本” 理念,打造 “梅海花台”、“万石苍海”、“盼归塔” 等地标节点,让游人尽享 “穿林海、登高峰、赏湖景、瞰海天”之惬意。保护山林生态环境,采用镂空桥面铺装保护原生乔木,再生水回用于消防、灌溉及路面冲洗,对山林环境实现低影响、轻介入。主线全程无障碍通行,设置34处出入口及多处无障碍设施,便捷串联沿线景区、景点及民宿群落,丰富旅游业态。项目运用BIM技术优化异形结构设计,同步构建桥梁健康监测与智慧管理系统,实现低碳运维与安全管控一体化。
环东海域新城文体公建群景观慢行桥
项目起于厦门环东海域浪漫线西段,经丙洲岛文化主题公园,终于市民活动中心,全长769m。主桥采用半环斜拉造型,构筑"环东之眼",融入灵动波浪顶棚与智能灯光系统,成为环东海域璀璨新地标。运用风洞试验优化桥梁抗风性能,采用高钒索防腐与钢套箱施工工艺应对海洋腐蚀环境。项目串联海域两岸三大地块与滨海绿道,重构慢行网络,融汇陈化成文化生态底蕴,激活"文化+旅游+体育"综合活力,为市民提供滨海休闲的多元体验。
金寨路(绕城高速-方兴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
金寨路(绕城高速-方兴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是连接合肥主城区与经开区、肥西县的重要交通提升项目,北起绕城高速,南至方兴大道,全长约7.7公里。项目以 “高效、智能、人文” 为核心,打造了六大设计亮点:在繁华大道节点构建四层立体交通体系,彻底打通区域交通瓶颈,让车流如织却井然有序;“交通超脑”赋能智能管控,实时调度车流、动态优化信号,用科技为通行效率加速;打造人性化慢行系统,完善立体过街设施与无障碍通道,让行人、骑行者拥有专属安全空间;联合高速、市政等多部门,优化路网衔接节点,让城市快速路与对外交通无缝衔接;优化施工期间交通组织,采用分阶段导改 + 智能诱导方案,施工期间也能最大程度保障市民出行顺畅;通过 BIM 技术精准拼接新旧桥梁,创新支护与主体结构融合设计,用匠心与科技平衡工程品质与成本。
溪东路(翔安南路-机场快速路段)(原翔安滨海东路)工程
溪东路(翔安南路-机场快速路段)全长6公里,由陆地高架桥、跨海大桥与3座互通立交群组成,构建了多层次交通体系,高架层主路以快速路标准实现高效通行,地面辅路衔接城市主干网;1.3公里双层跨海大桥惊艳亮相—上层机动车道流畅通达,下层专属慢行系统串联两岸,独特桥梁造型获得外观专利,打通大嶝岛慢行交通脉络。三大互通立交群暗藏巧思:茂林、东园互通以全互通设计实现快速路无缝转换,蟳窟 Y 型立交精准衔接机场动线,通过交通模型分析与主辅系统分离设计,在复杂城区环境中破解了车流交织难题。创新应用无砂真空预压工艺,攻克深厚淤泥地基处理难题。
武夷新区快速通道(闽越大道南林核心区段)工程
项目全长4.07公里,包括快速通道、水之厅桥梁、南林大道(0.5km)、童游大道(1.2km)4个子项,总投资7.3亿元。精细化拟合原高速平纵线形直接利用旧路基路面,最大程度利用就有设施,大幅节约造价、缩短工期。高颜值绿化串联城市节点,巧妙利用中分带、侧分带及 15-30 米绿化退线,打造融合景石、小品的园林式道路,衔接行政中心、南林公园等核心节点,让通行成为 “逛公园”。智慧赋能大型交叉口交通组织,增设LED分道标志、右转辅助信号灯及违停球雷达,接入智慧平台实现精准管控。
筼筜湖“西水东调”生态补水工程
项目扩容补水泵站,将日补水量从15万立方米提升至27万立方米,新建湖底3.3公里补水管道(DN800-DN1400)。项目建成后,筼筜湖水体交换周期从73h(干渠)、42h(松柏湖)缩短至20h、27h,有效提升了流域的水体动力和水质,显著改善了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为厦门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以创新技术破解筼筜湖水环境治理难题,采用PE100及聚乙烯管道与双相不锈钢泵阀,解决海水腐蚀难题;借助数学模型精准分配8处补水点水量,消除死水区;排泥阀与阀门井合并设计,取消传统井室,便于后期运行维护,降低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