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苏交科|【喜报】集团3个项目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0-01-23
      近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苏交科集团申报的《在役桥梁工程性能提升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浅层地热能高效可持续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聚磁式轻量化特种永磁电机及其调磁技术》3个项目均获得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是江苏省科技领域最高级别的奖项,旨在奖励在省内科学技术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未来,苏交科集团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依托高级别技术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及人才培养,打造核心技术,注重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江苏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在役桥梁工程性能提升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在役桥梁长期性能退化直接影响交通网络通行安全和效率,该项目针对量大面广的混凝土桥梁长期性能退化定量评估难、维修加固对交通影响大、灾后修复周期长等世界性技术难题,依托重要线路与重点桥梁升级改造工程,历经十余年产学研协同攻关,创建了在役桥梁工程病害性诊治、功能性提升和耐久性延寿成套技术,引领了行业科技进步。
      该项目发表论文150篇(SCI论文51篇、EI论文9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主编行业标准2部、参编标准1部。成果直接应用于南京长江大桥、沪宁/京沪高速公路桥梁网等百余座在役桥梁维修加固改造工程,创造直接经济效益逾10亿元。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引领了学科前沿发展,推动了我国在役桥梁性能提升的科技进步。
主要创新性成果
1、桥梁长期性能退化的时变预测模型与定量评估方法;
2、混凝土桥梁开裂病害的精细化分析理论与处治技术;
3、繁忙线路不中断交通条件下桥梁使用功能提升技术;
4、区域桥梁群抗灾变性能提升技术。
 
浅层地热能高效可持续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
      项目成果已成功运用于40余个项目,支持了多个国家与地方城市调查项目以及省域浅层地热能调查规划,为政府管理、院所教学科研、产业发展、公众认知提供了支撑。示范引领了浅层地热能资源精细识别与高效可持续开发,促进了学科发展与行业技术进步。
主要创新性成果
1、创新的理论、装备与评估方法,推动资源禀赋精细识别与因地制宜高效开发;
2、解决了能源地下结构理论难题,突破中国城市建筑密集的浅地热开发制约;
3、研发关键技术与开发模式,实现浅层地热能资源规模化、高效可持续开发。
 
聚磁式轻量化特种永磁电机及其调磁技术
      多电/全电化技术已经成为飞机、车辆等交通运载装备的重要技术特征和发展方向。高效能、高可靠的发电机与电驱动技术是交通装备电气化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技术。该研究历时多年,先后经历了原理探索、模型搭建、仿真验证、样机试制、实验论证、技术优化等过程,逐步在新型永磁电机聚磁式拓扑结构、绕组切换与混合调磁技术、多相容错设计与控制等方面发明并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了高品质永磁电机在安全性和轻量化要求极为苛刻的新研飞机和特种车辆上成功应用,打破了国外对我国航空、特种车辆永磁电机技术的严格限制和封锁,丰富了永磁电机设计与控制技术体系。
主要创新性成果
1、发明了永磁电机轴向/径向新型聚磁方法与拓扑结构,提出永磁电机油/水混合介质高效冷却方法。
2、发明了复合励磁聚磁式永磁电机和绕组切换技术等高效调磁方法及控制策略,开发了考虑漏磁特性的计算与设计软件平台。
3、发明了容错型十二相永磁电机无刷直流发电系统、绕组开路型永磁电机车载起动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4、发明了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新型检测方法、紧凑型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功率管故障隔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