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公布了“2019年度工程勘察、建筑设计行业和市政公用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评选结果。苏交科集团申报的《南京市江东路(下关大桥-应天大街段)部分节点改造工程》获优秀市政公用工程设计类二等奖,《兴化市五里大桥重建及接线工程》、《南京地铁3号线工程D3-XS03标五塘广场站、鸡鸣寺站、浮桥站设计》获优秀市政公用工程设计类三等奖。
两年一度的“工程勘察、建筑设计行业和市政公用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原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勘察设计奖)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组织评审,是我国勘察设计行业最高级别类奖项之一,吸引了来自全国不同省份和不同行业的多家勘察设计单位项目申报参评,项目类型涵盖铁路、公路、电力、市政、建筑、航空、水运等多个领域。
此次多个项目获奖是对苏交科集团工程咨询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认可,今后,苏交科将继续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和“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方针,积极推进技术进步,为全面提升工程勘察设计质量和水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南京市江东路(下关大桥-应天大街段)部分节点改造工程
▲ 清凉门大街下穿通道(管子桥隧道)南侧敞开段
该项目位于南京市河西新城区,路线起于下关大桥,由北向南依次与定淮门大街、草场门大街、清凉门大街、汉中门大街、水西门大街、集庆门大街等道路相交,止于应天大街,路线全长5.3Km。
项目采用节点隧道消除主路平面交叉口,实现主路的快速化。设计技术难度高、创新点多,其中EPS联合轻型U槽结构、砖砌联合花岗岩、高架桥梁排水装置等多项技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达到先进水平。
兴化市五里大桥重建及接线工程
▲ 泰州兴化市五里大桥
泰州兴化市五里大桥重建工程主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双塔单索面斜拉桥,跨径布置为62+100+62m,采用机非上下分离、双层通行的设计方案,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梁宽26m。
由于建设条件特殊、工期紧,项目组在设计阶段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和创新,开展了诸如双层通行、宽箱梁剪力滞、路面降噪、桩底压浆等一批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的专题研究,其中主桥采用的双层通行部分斜拉桥为国内第一座该类桥梁,采用该结构后减少了桥梁长度,节省造价1500万元,效益显著。该双层结构于2013年获得了2项专利,并于2017年获评江苏省优秀设计一等奖。工程2014年建成通车以来使用情况良好,机非上下分离的通行方式获得了当地各界的一致好评。
南京地铁3号线工程D3-XS03标五塘广场站、鸡鸣寺站、浮桥站设计

▲ 五塘广场隧道从车站中间下穿
五塘广场站除与7号线“十”字换乘之外,还与五塘广场隧道一体化设计、施工,在国内地铁建设众多换乘案例中,公路穿越铁路或地铁车站的情况极为少见,该公路隧道穿越地铁车站在国内尚属首次。
鸡鸣寺站、浮桥站为全国首批引入“绿评”指导地铁建设的车站,在设计初期及从人文、景观出发,考虑减少树木迁移、保护珍珠河道、实现换乘功能、满足交通疏解、兼顾地下管线迁改,体现了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实现了地铁与人、与环境、与城市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