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苏交科︱主编的《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正式发布
2019-06-06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强化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近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T3310-2019,以下简称“《规范》”)。该《规范》由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编,东南大学、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参编,将于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封面

      有别于传统面向荷载作用的结构设计规范,该《规范》面向环境作用。《规范》认真总结了我国大量现有规范和工程实践经验、吸取了成熟新技术和应用成果,同时借鉴了发达国家相关经验,体现了耐久性设计的最新理念和发展趋势。《规范》首先根据公路工程结构物整体、可更换构件与不可更换构件的种类划分,给出了桥涵和隧道及其构件的设计使用年限。针对我国公路工程环境特点,划分了7个环境类别,以及每类环境的6种作用等级。根据结构物所处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提出了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和水泥灌浆材料的耐久性要求和控制指标;同时也从结构构造方面,提出了混凝土保护层、裂缝宽度、构造等相关控制措施要求。该《规范》还支持节段预制拼装、体内体外混合配束、预应力体系多重防护、整体式无缝桥梁等有利于提高耐久性的新技术应用。

      当前,交通运输部正在深入开展“品质工程”建设,提出了“以工程质量安全耐久为核心,强化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明确耐久性指标控制要求”。在公路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中,混凝土结构始终占据最大份额。与国际同类标准相比,《规范》不仅紧密结合交通行业环境特点、细化了耐久性设计步骤,还提出了材料与结构构造并举的设计要求,并引入了寿命预测模型等行业最新研究成果,更具适用性、可操作性和适当引领性。《规范》施行后,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全面提升工程质量。

 

 

 延伸阅读

      苏交科集团一直以来致力于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提升。近年来,集团先后参与了苏通大桥、泰州大桥、崇启大桥、锡张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项目的技术咨询,承担了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江苏省地方标准、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交通厅等部、省各级科研项目二十余项,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特等奖等科技奖项,研究成果还广泛应用于南京四桥、南京长江隧道、青海省尕玛羊曲及唐乃亥黄河特大桥、苏虞张高速公路、临海高等级公路、常熟市三环路、青海省共和至玉树公路、锡澄运河航道等各级各类交通工程中。